目前分類:代謝症候群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X症候群」係由史丹佛大學Gerald Reaven所創造。他在研究成年糖尿病,也就是糖尿病第二型時,發現有某些危險因子經常一同出現。這些因子包括胰島素抗性腰腹部肥胖、高血壓、三酸甘油脂上升、高密度蛋白膽固醇下降等等。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液的酸鹼平衡是人體最重要的平衡機制。人體血液保持弱鹼性,即pH值在7.35-7.45之間,體內的酵素反應及循環代謝系統才能正常運作。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腎臟主要的功能是將血液裏的廢棄物,借由尿液排泄出去,因此尿液包含各種含氮廢棄物,和身體多餘的礦物質。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肝臟可說是體內最大最複雜的器官。肝臟好比是人體中的化學工廠,外來物質進入體內後,主要都在肝臟進行轉化。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離脂肪酸是酸性的,長期累積會使體質偏酸。游離脂肪酸會抑制糖尿病胰島素活性,使血液變濃稠流速變慢,導致動脈硬化並形成血栓,進一步造成血管的阻塞。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是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而且在全世界幾乎每個國家,糖尿病發病率都在上升。台灣地區的發生率約為6%,有超過130萬人得到糖尿病。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但都無法根治糖尿病。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血壓為已開發國家中,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死亡的重要原因。高血壓會使心臟肥厚,造成心肌病變,也會引起腦中風、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瘤及腎疾病等併發症。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血栓經過血脂沉積的動脈,就容易阻塞並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缺血性中風, 腦溢血, 心臟病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臟病”不是一個精準的名詞,因為主要危及生命的是動脈硬化,而非心臟病。動脈血管壁,經年累月使用後,難免會開始形成沉積物,這種現象稱為動脈血斑或動脈粥樣化。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脂肪包含三酸甘油酯膽固醇。血脂產生主要是由於食用過多高脂、高醣及蛋白質。高血脂更是代谢异常的結果。肉食主義者、喜歡吃甜食、肥胖、缺乏運動者都是高血脂的高危險群。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飲食容易營養過剩,造成血液太油及太濃,對心臟、血管、肝臟、肺、腎臟、膽等都會造成負擔。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約有25%人口體重過重,而且正在逐年增加中。最新的研究顯示體脂肪會產生一些荷爾蒙以及誘發發炎反應的蛋白質。這些產物會影響代謝系統平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定義,只要符合5大指標中的3項,就是代謝症候群患者。其得到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和心臟病的機率相當高。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