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腸胃及其他疾病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注意力缺失症(ADD)往往造成親子對立家庭關係破裂,父母感到疑惑的是『孩子很聰明,只要多努力一點,成績一定會更好,但為什麼孩子總是散散的不願意多努力呢?』當父母使用高壓手段逼迫小孩,但總得不到效果時,就該懷疑小孩是不是患有注意力缺失症。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必須有健康的體內環境,才能有健康的肌膚,肌膚是健康的一面鏡子。近代美容學家強調,多吃鹼性食物保持體內偏鹼性環境,對美容有益。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鈣在人體占體重的1.5~2%,其中99%以上分佈在骨骼和牙齒中,其餘不足1%分佈在血液中。身體組織運作使血鈣濃度維持穩定,濃度下降時會分解骨鈣補充血鈣,濃度太高則合成骨鈣。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痛風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尿酸是體內新陳代謝的廢物。正常人每天約產生750毫克尿酸,其中500毫克由腎臟處理,經尿液排出,其餘則由糞便排出體外。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癌症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發生機制是細胞突變及不正常增生。通常老化的細胞越容易癌化,因此是高齡化社會愈發普遍的疾病。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敏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對於入侵體內的異物,採取太過激烈的免疫反應,反而傷害了自己。台灣過敏性疾病,在過去20年間暴增六倍以上,目前全台約有1/3的人有過敏的困擾。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腹瀉是指腸蠕動過快, 一天之中超過三次排出液態糞便的現象。腹瀉是人體的防衛機能,當腸道受到病毒細菌感染時,能迅速透過腹瀉排出體外,頓時讓人感到虛脫無力,毫無元氣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週少於2次排便就是便祕。當糞便停留在腸子過久,造成糞便乾硬,而更無法正常排出,會產生毒素或致癌物質。許多女性都有便祕的經驗,特別是久坐的上班族,胃腸蠕動緩慢,特別容易便祕。當糞便停留在腸道太久,就會產生毒素,對皮膚美容是一大威脅。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胃酸過多,是常見的腸胃道毛病。胃的pH值在1.5-4之間,可幫助消化食物和吸收,也可殺死食物中的細菌。不過如果空腹胃酸分泌過多,則會腐蝕胃壁,產生胃灼熱感,及反胃、吐酸的現象,長期不能改善,易造成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等嚴重後果。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幽門氏桿菌是目前發現唯一能寄居在胃部的細菌,主要聚集在胃壁的黏液層內。幽門氏桿菌可分泌鹼性的ammonia,透過中和胃酸保護自己,更進一步產生酵素破壞胃黏膜,侵蝕胃壁。幽門氏桿菌也會促進胃酸分泌,腐蝕胃壁,引發胃潰瘍

文章標籤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