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對於入侵體內的異物,採取太過激烈的免疫反應,反而傷害了自己。台灣過敏性疾病,在過去20年間暴增六倍以上,目前全台約有1/3的人有過敏的困擾。

    過敏體質是先天性的,隨著年齡增長免疫系統逐漸成熟,大部份的過敏疾病有改善的機會,如小孩子的過敏體質,往往到了青少年時期以後就不見了,這就意味體質是可以改變的。常見的過敏包括氣喘、鼻子過敏、食物過敏、皮膚過敏等,而且每種的過敏都有引發症狀的過敏原。

 

    過敏原可以是生活周遭無毒的物質,也就是對人體來說的”外來物質”,例如冷空氣、黴菌孢子、灰塵、花粉及高蛋白食物如海鮮。有過敏性體質的人,在吸入或吃入過敏原後,會激發體內B淋巴球,產生特異性的過敏免疫球蛋白IgE,與過敏原相結合再附著到肥胖細胞(一種白血球),隨後釋放組織胺引發過敏症狀。

 

    黴菌孢子會造成氣喘。正常無過敏現象的人,接觸黴菌孢子後頂多是打個噴嚏,將異物帶出就罷了。對於急性的氣喘病人而言,黴菌孢子屬於非常嚴重的威脅,會激發過度免疫反應,使呼吸道迅速產生大量的分泌物氣管的急速收縮,造成呼吸困難。氣喘病患須隨身攜帶救命用的氣管鬆弛吸入劑,在發病時使用,避免窒息死亡。

    食物過敏常見的過敏原是含高蛋白的食物,例如海鮮、牛奶、雞蛋、豆類、蜂蛹等。一般沒有過敏反應的人吃到高蛋白質,就如同吃一般的食物消化吸收而已,但對這類食物過敏反應的人,確會引發嚴重的後果。當患者吃進些異種蛋白質時,免疫系統立即啟動免疫反應。促使肥胖細胞釋放組織胺,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引發全身性紅腫發炎,氣管收縮以及分泌物增加等,也可使腸道通透性增加引發腹瀉等。

 

    防治過敏之道就是遠離過敏原調整體質。由於人體免疫系統的記憶力非常強,對於每個過敏原都能牢記它的特徵及長相,下回再遇到時,也能正確無誤的啟動相同的免疫反應。因此西方醫學,採取避免過敏原的消極方式,來防治過敏。例如氣喘的人,家裏最好儘量保持乾爽,避免黴菌生長,就能大幅降低過敏發生的機率。而中醫則著重於調整體質為主,例如多吃梅精等強鹼性食物,就能有效預防酸性體質,調節免疫力避免過度反應,大幅降低過敏的發生。

 

根據研究顯示,過敏的發生有幾大因子:

 

1. 高酸性體質

    肥胖、壓力、熬夜、生活顛倒、飲食作息不正常等,會影響到身體荷爾蒙的分泌,讓免疫力變差,增加過敏的機會。另外,經常外食、營養素不均衡、不愛運動等等,也都能使免疫能力降低。

 

2.環境污染、新化學物質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每年全球新增數萬種化學物質,食品種類豐富且多樣化,出現許多基因改造食品,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糖精、色素等,大幅增加食物過敏的機率。

 

3.過度保護孩子 

    父母愈保護孩子,反而愈容易過敏。鼓勵孩子與他人互動,利用稍微不乾淨的環境,產生一些微小的感染,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力。哈佛大學的研究也發現,北歐小朋友家中,傢俱比較陳舊者,長大後罹患氣喘也比較少。

 

    維持健康開朗的生活、減壓、運動與適當的人際之間的互動等,是增強免疫力與預防過敏最好的方式。日常生活中也儘量攝取天然食品,減少不必要的化學物質接觸機率,就能有效防治過敏的發生。許多營養專家還提出,應多吃調整免疫力的食物,如青梅精、靈芝、香菇、大蒜等,少高熱量飲食,避免酸性體質症。酸性體質使免疫力失衡,進一步引發過敏,青梅精可預防酸性體質,具有抗過敏的效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奕青 的頭像
    吳奕青

    梅子博士(梅酒、梅醋、梅汁、梅精)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