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定義,只要符合5大指標中的3項,就是代謝症候群患者。其得到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和心臟病的機率相當高。
5大指標包括:
1. 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
代表太多脂肪囤積在腹部
2. 飯前血糖值標準100mg/dl以上:
100-126mg/dl為準糖尿病候選人,126mg/dl以上就是糖尿病
3. 血壓收縮壓大於130mmHg、舒張壓大於85mmHg:
在正常血壓與高血壓前期之間
4. 高密度膽固醇男低於40 mg/dl、女低於50 mg/dl :
高密度膽固醇就是俗稱好的膽固醇,它在血液中流通性較高,可以將壞的膽固醇由血管運送到肝臟,再將它代謝或排泄,令多餘的膽固醇不會沉積於血管中,保持血管不受血中的脂肪阻塞,具有抗動脈硬化作用。好的膽固醇含量越高越好,男生若低於40 mg/dl、女生若低於50 mg/dl,即達警戒值。
5. 三酸甘油脂大於150 mg/dl:
血脂肪如果過高,會加速動脈硬化,引發腦中風、心臟病、胰臟炎、糖尿病等疾病。
“代謝症候群“是由預防醫學衍生出來的概念。當這些指標出現時,代表健康出現警訊。大部份的慢性病早期都沒有症狀,等到發現時,通常都已經很嚴重了。例如:糖尿病早期毫無症狀,等到症狀出現時,胰臟貝他細胞的功能只剩下50%。如果再沒有積極保養,每年還會再以4%的速度壞死,大約10年左右胰臟就會整個失去功能。如果能早期發現慢性病,就能節省醫療成本並且保住健康。
我國十大死因中,有4項和心血管系統疾病有關,包括第二名的腦血管疾病,第三名的心臟疾病,第五名的糖尿病,第九名的高血壓。
問為什麼會變成代謝症候群?主要有3個原因:
- 不良的生活習慣佔50%
- 家族遺傳佔20%
- 生活緊張造成內分泌失調等佔3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