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酸鹼平衡是人體最重要的平衡機制。人體血液保持弱鹼性,即pH值在7.35-7.45之間,體內的酵素反應及循環代謝系統才能正常運作。

為了維持體內pH值的穩定,除了靠消耗體內鹼性金屬離子,來中和酸性物質,也靠腎臟在排尿來調節。借由尿液pH值分析,即可知道身體偏酸或偏鹼,並作為健康管理及改善飲食習慣的有用指標,達到疾病預防的目的。

 

    偏酸的體質,會消耗體內鹼性金屬離子如鈣﹑鉀﹑鎂﹑鈉等,讓血液恢復偏鹼。除了鈣可透過消耗骨鈣補足外,血液會因為缺乏鉀﹑鎂﹑鈉、鐵等,使血液顏色加深及血液粘度增高,代謝機能下降,血液品質大幅下滑。如果身體無法應付大量礦物質需求,pH值下降至小於7.35,就會引發酸毒症。

 

    尿液分析方面,一般尿液的pH值在5.5至7.5之間,pH值在5.5至6.5之間屬輕微偏酸,不嚴重,但需注意觀察,pH值在5至5.5之間屬中度偏酸,應積極調整體質,pH<5屬嚴重偏酸,一般是在極度饑餓狀態下或酮酸症,需立即進食或立即就醫。另一方面,尿液太鹼pH>7.5可能是尿路受細菌感染,也需立即就醫。尿液最好維持在健康的PH6.5。雖然尿液pH值在健康管理與預測,飲食營養的管理與改善,及生活作習的調整及保養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標意義。

    透過測試尿液pH值,可以檢視自己的飲食是否健康。尿液的檢測非常容易,市面上一般藥妝店,就可以買到酸鹼度試紙,利用顏色變化,就能輕易判斷尿液的酸鹼度。由於一天之中,尿液的酸鹼度會隨飲食作息動態變化,建議測試早上起床的第一泡尿(取尿液中段) 作為參考依據會較為準確。

 

尿液PH值

體質酸鹼度

備註

尿液PH值>7.5

太鹼

可能是尿道感染

6.5<尿液PH值<7.5

健康的偏鹼性體質

健康

5.5<尿液PH值<6.5

輕微偏酸性體質

亞健康狀態

4.5<尿液PH值<5.5

中度偏酸性體質

必須注意調整飲食

尿液PH值<4.5

高度偏酸性體質

必須立即就醫

 

影響尿液PH的常見因素

影響因素

酸性尿液

鹼性尿液

腎功能

腎小球濾過增加,腎小管保鹼能力正常

腎小球濾過正常,腎小管保存鹼能力喪失

食物

肉類含硫、磷及混合性食物

蔬菜、水果、含鉀、鈉

生理活動

劇烈運動、大汗、應激狀態、飢餓

飯後、消化高潮

疾病

酸中毒、腎炎、糖尿病、飢餓狀態、尿路尿酸鹽或胱氨酸結石

鹼中毒、膀胱炎、腎盂腎炎、尿路草酸鹽、磷酸鹽或碳酸鹽結石

藥物

氯化鈣、氯化銨、氯化鉀、稀鹽酸等

小蘇打、碳酸鉀、碳酸鎂、酵母制劑等

其它

尿內含酸性磷酸鹽

尿內混入多量膿、血、細菌污染、分解尿素等。

    摘自馬偕紀念醫院馬偕院訊, 第200期, 1996.1, P20

 

當體内酸性物質過多,血液偏向酸性,腎臟加快酸性物質的代谢速度,長期下來會造成腎臟負荷。台灣目前的洗腎率是世界第一,與國民體質偏酸,及藥物的濫用習習相關。改變飲食習慣、調整生活作息、放鬆心情、多運動等是改善酸性體質的不二法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奕青 的頭像
    吳奕青

    梅子博士(梅酒、梅醋、梅汁、梅精)

    吳奕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